影音★小心!黑痣變形長大! 可能是『黑色素癌』!!

今年三十五歲的張先生,去年六月發現後腦勺有塊區域凸凸的、很癢,

他原本不以為意,抓到流血也只擦擦藥,直到家人發現患部呈黑色,

到大醫院切片檢查,才發現是黑色素細胞癌。醫師提醒,

平常曬不到太陽的部位忽然長痣,或是黑痣忽然變大,

要小心可能是黑色素細胞癌,若拖到晚期,多數患者只能存活幾個月。

衛福部國健署四月公布二○一一年十大癌症,皮膚癌排名第八。

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表示,辨識皮膚癌有「五不」:

注意黑痣是否有形狀不對稱、邊緣不規則、顏色深淺不均、病灶不小(大於○.六公分)、病灶凹凸不平。

如果範圍持續快速擴大、流血,更是可疑。

容易轉移 拖到晚期只能活數月

楊志勛提醒,黑色素細胞癌非常容易轉移,因此只要有懷疑,

最好讓醫師用皮膚鏡檢查,早期治療的五年存活率高達八成。

目前有三成病人是晚期發現,不論手術、化療、放療,效果都不好,通常只能再活幾個月。

楊志勛表示,台灣人的黑色素細胞癌有六成好發於曬不到太陽的手掌、腳掌,

有的看起來就像「點仔膠(瀝青)黏到腳」一樣。

臨床上發現有許多年紀大、務農的患者都長在腳上,

可能是因赤足工作常有外傷,加上接觸農藥等化學物質。

6成好發手腳掌 每年新增200病患

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,

台灣每年大約新增兩百位病友,

估計其中一到兩成有BRAF基因突變,使黑色素細胞增生失控、變成癌。

經基因檢測確認有突變的患者,在化、放療之外,

輔助使用最新口服標靶藥,可讓存活期從九個月延長到十三個月,

其中不復發的時間也從一個半月延長到近七個月。

此藥目前還很貴,一個月要三十幾萬元。

朱家瑜提醒,

過度日曬是皮膚癌的主要危險因子,

夏日艷陽毒辣應防曬,但民眾勿盲目追求高係數。

因為不論是SPF20或SPF100,三小時後的殘餘量都差不多,

重點是每三小時要補擦。

小心!黑痣變形長大! 可能是『黑色素癌』!!

相關文章閱讀:

小心!身體這7種症狀,代表健康出了嚴重的問題

(請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)

>>>點我看更多

http://www.life.com.tw/?app=view&no=134433

相關推薦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/台北報導 支持國產疫苗的「愛國手臂」們準備了!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(6)日正式宣布,指揮中心目前規畫,待現在進行中的第五輪打完莫德納疫苗之後,第六輪就會開打高端疫苗,陳時中說「次序是這樣沒有錯啦」、「8月下旬就可以...

閱讀詳情 »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/台北報導 國際廠牌的AZ疫苗、莫德納疫苗,台灣都已經打到快見底、即將沒有庫存了,接下來只剩國產疫苗的高端疫苗將在8月下旬的第6輪上場開打撐場,但高端目前產量小,外界關切台灣向國外購買的疫苗何時還會來?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...

閱讀詳情 »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/台北報導 全國防疫不降級、二級再延長!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(6)日下午宣布,10日以後仍維持全國二級警戒到8月23日,不會進一步降級,因為「觀察時間還算短」,但陳時中同步宣布游泳池解禁,泳池可以開放,但必須採預約制...

閱讀詳情 »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/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6)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-19確定病例,分別為10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;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。儘管本土疫情看似趨緩,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宣布10日以後不降級,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